HIV阳性、脊髓炎……那些被叫停的新冠疫苗研发,都发生了什么?


2021-01-29 15:08:03 来源:好医生 17366

在全球肆虐的疫情中,新冠疫苗承载着全世界人的希望,过去一年,多款新冠疫苗在抓紧研发中,有一些已经成功上市,但也有一些倒在了半途。

1月25日,默克公司(Merck&Co.)停止了两种新冠疫苗的研发,因为其Ⅰ期临床试验的中期数据结果不佳。

这两款疫苗一种名为V590,是从默克公司的埃博拉疫苗中借鉴的技术,而另一种V591是基于欧洲使用的麻疹疫苗。

默克研究实验室的传染病和疫苗临床研究高级副总裁Nick Kartsonis说,结果“令人失望,而且令人惊讶的”。

与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相比,两次注射均只能产生更少的中和抗体来阻止感染,并且产生的免疫反应也较差。

 

横贯性脊髓炎

2020年9月8日,牛津大学和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则主动暂停了自己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原因是一名志愿者患上无法解释的疾病。

纽约时报称,这种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横贯性脊髓炎。

阿斯利康否认了这种说法,表示还有待进一步确诊,并经FDA的安全审查后再度启动了试验。

根据《柳叶刀》医学杂志2020年12月8日发布的一项研究,阿斯利康新冠疫苗被认为“安全有效”,但9月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得的确实是横贯性脊髓炎。

 

HIV假阳性

2020年12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澳大利亚CSL制药公司停止了一款新冠疫苗研发,原因则吓人得多,是因为一名志愿者接种疫苗后,艾滋病毒检测结果呈假阳性。

CSL的发言人澄清道,接种该疫苗不会感染艾滋病,只是在HIV检测时或许会显示为“阳性”。

同时,发言人表示,不会推进该疫苗进入二三期临床试验。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当天召开的发布会上宣布,昆士兰大学的新冠疫苗“将无法进行”。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昆士兰大学-CSL疫苗采用了一小部分的HIV病毒基因成分,它不能感染人,也不能复制,但可以在体内引发反应,从而干扰筛查过程,使得测试结果返回假阳性。

 

原因不明

2020年10月,强生旗下的一款新冠疫苗也暂停过三期临床试验,但由于隐私问题,强生公司拒绝透露患者的具体病症,只说是得了“不明原因的疾病”,并且表示不清楚患者接种的是疫苗还是安慰剂。

暂停两周后,他们重启了试验,但至今未公布该患者的细节。

强生公司1月26日表示,会在一周后公布其新冠疫苗数据,或许能从其中得到答案。

2984

收藏

热点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