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分时节,万物复苏之际,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同步召开“前行者,开创新‘戈’局——达罗他胺(诺倍戈®)、镭-223(多非戈®)联合上市会”。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共话前列腺癌治疗,为推动前列腺癌领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会议由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前列腺癌诊疗前沿进展,并结合实际诊疗病例为大家带来了更多思考。
本报整理宋少莉教授的精彩内容,如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宋少莉教授提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nmCRPC和骨转移CRPC既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春”是开端也是希望,春雨贵如油,达罗他胺和镭-223的上市像一场“及时雨”,给前列腺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场会议泌尿外科、核医学科和药学的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前列腺的治疗。我们希望本次上市的两个药物可以改变前列腺癌治疗标准,开创前列腺癌治疗新时代,构建CRPC治疗新格局。
从肿瘤骨转移治疗常用核素和α核素镭-223(223Ra)的研究进展两方面,详细介绍了骨转移CRPC放射性药物的进展情况。宋教授指出,其实核素很早就被用于肿瘤治疗,骨转移的治疗更是核素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当前,肿瘤骨转移常用治疗核素分为放射β射线的锶-89,钐-153和放射α射线的镭-223,其中,镭-223是被批准用于骨转移CRPC的α核素靶向治疗方案,已经证实可为患者带来明确的生存获益。
宋教授通过两项Ⅱ期研究结果,阐述了镭-223对疼痛缓解和碱性磷酸酶B-ALP等的作用,镭-223剂量与碱性磷酸酶B-ALP缓解呈正相关,且可带来约50天的平均疼痛缓解持续时间。Ⅲ期研究则进一步证实,镭-223可为骨转移CRPC患者带来获益。随着镭-223在中国获批上市,其被CSCO指南推荐为mCRPC的一线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
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改变nmCRPC治疗格局
前列腺癌是中国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的诊断和治疗被愈发关注。宋教授表示,nmCRPC是前列腺癌进展的独立、特殊阶段,其发生进展及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延缓转移、改善生存是nmCRPC治疗的首要目标。且由于nmCRPC大多无症状,维持生活质量应该选择AE发生少,安全性理想的治疗药物。
基于上述治疗目标,结合III期临床研究数据指出,新型ARi可显著改善nmCRPC患者的治疗结局。当前,新型ARi已被国内外多部权威指南推荐为nmCRPC的标准治疗药物。
围绕mCRPC临床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治疗药物选择及顺序考量、镭-223疗效评估标准为何、镭-223的辐射影响等话题宋教授指出,镭-223的出现无疑为临床提供了更多选择,其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是否可在更安全的情况下将其使用前移也值得更多探讨。另外,如何与现有治疗手段联合,在mCRPC的治疗中打出更具威力的“组合拳”同样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镭-223的临床应用是多学科协作的良好典范。参与讨论的核医学科专家对镭-223的辐射问题进行了解答,其放射活性剂量低,半衰期相对较短,具有较好安全性。
宋少莉教授分享了达罗他胺获批的关键性III期ARAMIS研究数据及日本亚组数据。达罗他胺是一种具有独特分子结构的ARi,在大鼠体内显示出较低的血脑屏障通过率,数据表明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低,ARAMIS试验旨在研究达罗他胺治疗nmCRPC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达罗他胺联合ADT显著延长无转移生存期(MFS)长达40.4个月,与单独使用ADT相比不止翻倍。
本文由范毓东 邹岚 李靖审校
124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