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永红教授:前列腺癌新型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实践成效
内分泌治疗是进展期前列腺癌(PCa)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大部分患者在1-3年的内分泌治疗后将逐渐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此类患者预后极差,且常伴有骨转移或淋巴结转移,治疗颇为棘手。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药获批上市,尤其是新型内分泌药物的出现及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结合临床中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典型病例,借助CUA的学术平台,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新型内分泌一线治疗及进展后治疗策略。
病例1为典型的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mCRPC病例,此类患者到底该怎么治?2022NCCN指南指出,对于既往未接受多西他赛/新型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推荐恩扎卢胺、阿比特龙及多西他赛治疗。mCRPC一线使用恩扎卢胺、阿比特龙及多西他赛均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三足鼎立”,如何取更优呢?从安全性方面讲,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较多,大部分患者较为排斥;而恩扎卢胺、阿比特龙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效果明确,大部分医生和患者愿意选择。从恩扎卢胺和阿比特龙的临床循证方面来讲,恩扎卢胺在关键性研究如PREVAIL研究纳入人群疾病更复杂、基础疾病更重的前提下,获得了较阿比特龙更长的OS,结果令人鼓舞;且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恩扎卢胺作为mCRPC一线治疗的生存优势,心血管安全性良好,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适合恩扎卢胺治疗。
病例2为典型的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mCRPC开始接受一线阿比特龙治疗失败的病例,患者序贯恩扎卢胺治疗再度获益。临床研究也证实mCRPC患者在阿比特龙治疗失败后二线序贯恩扎卢胺能够有效推迟二次PSA进展,延长患者生存。
对于mCRPC患者后线治疗,临床一直在不断探索,以延续晚期患者的生命。PRESIDE研究提示我们,以ADT+恩扎卢胺为基石,在持续AR轴抑制的基础上联合如化疗等其他机制的治疗方案,有望给mCRPC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恩扎卢胺为代表的新型内分泌治疗在mCRPC患者的一线及后线各线治疗中都显示出了卓越的优势,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北京协和医院严维刚教授: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在前列腺癌的布局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 NHT)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为大家梳理一下NHT药物在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应用及布局现状。
NHT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CYP17抑制剂,即阿比特龙,作用机制是抑制雄激素合成;另一类是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包括恩扎卢胺、阿帕他胺、达罗他胺等,作用机制是结合雄激素受体,阻断雄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
mCRPC
NHT药物最早获批应用于化疗经治mCRPC。COU-AA-301及AFFIRM两项研究分别证明了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基础上联合阿比特龙或恩扎卢胺给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随后,基于COU-AA-302及PREVAIL,阿比特龙及恩扎卢胺获批应用于mCRPC初始治疗。以上四项RCT显示NHT可为mCRPC患者带来4-5个月生存延长,成为mCRPC的标准治疗方案。阿比特龙及恩扎卢胺是当前mCRPC仅获批临床应用的两个NHT药物。
nmCRPC
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三剑客(恩扎卢胺、阿帕他胺、达罗他胺)均获批应用于nmCRPC。PROSPER、SPARTAN、ARAMIS三项研究纳入高危转移风险的nmCRPC患者,结果显示,恩扎卢胺、阿帕他胺及达罗他胺均可以显著推迟nmCRPC患者疾病转移、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mHSPC
NHT临床应用逐步前移,在mHSPC布局。LATITUDE纳入新诊断高危mHSPC,阿比特龙+ADT对比安慰剂+ADT显著改善患者生存。ARCHES及TITAN研究纳入mHSPC全人群患者(包括新诊断/复发、高瘤/低瘤负荷、化疗经治等),在ADT基础上恩扎卢胺或阿帕他胺对比安慰剂均显示显著生存获益。恩扎卢胺另外一项研究ENZAMET显示,恩扎卢胺+ADT对比一代抗雄激素+ADT仍观察到显著OS改善。CHART研究纳入高瘤负荷mHSPC,瑞维鲁胺对比比卡鲁胺显著推迟患者影像学进展时间。
ARASENS中,mHSPC患者接受达罗他胺+多西他赛+ADT三联治疗或多西他赛+ADT,主要终点OS显著获益。在PEACE-1及ENZAMET联合多西他赛的亚组中,三联治疗方案在新诊断患者中均观察到显著OS获益。今年发表在Eur Urol上的一篇系统回顾/Meta分析纳入17项RCT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高瘤负荷mHSPC患者三联治疗可以改善生存结局,但对于低瘤负荷患者三联治疗获益尚存争议,同时三联治疗方案与不良事件升高相关。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在mHSPC、nmCRPC、mCRPC临床获益明确且安全耐受。另外PRESTO、EMBARK显示NHT在高危BCR阶段进行布局,期待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完善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格局。
参考资料
1. Rongshou Zheng et 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Available online 27 February 2022
2. Fizazi K et al,Lancet Oncol. 2012 Oct;13(10):983-92.
3. Armstrong AJ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Sep 27;367(13):1187-97.
4. Ryan CJ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Feb;16(2):152-60.
5. Beer TM et al, Eur Urol. 2017 Feb;71(2):151-154.
6. Hussai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8 Jun 28;378(26):2465-2474.
7. Fizazi K, et al. Lancet Oncol. 2019 May;20(5):686-700.
8. Andrew J. Armstrong et al. J Clin Oncol. 2022 May 20;40(15):1616-1622.
9. Kim N Chi, et al. J Clin Oncol. 2021 Jun 10;39(20):2294-2303.
10. Davis ID, Martin AJ, Stockler MR, et al. N Engl J Med. 2019;381(2):121-131.
11. Smith MR et al, N Engl J Med. 2018 Apr 12;378(15):1408-1418.
12. Fizazi K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Mar 28;380(13):1235-1246.
13. Dingwei Y MD et al, 2022 ASCO Abs.5005
14. Smith MR et al, N Engl J Med. 2022 Mar 24;386(12):1132-1142.
15. Fizazi K et al, Lancet. 2022 Apr 30;399(10336):1695-1707.
16. Davis ID, et al, 2022 ASCO LBA Abs.5004
17. Takafumi Yanagisawa et al, Eur Urol. 2022 Dec;82(6):584-598.
1223
收藏
热点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