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庭中老人Hp感染的防控和管理
【陈述8】对家庭中的老年Hp感染者,应当根据个体情况制订Hp感染处理策略。
Hp感染率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老年人群的Hp感染率较高,根除治疗可改善老年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部分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但目前对老年人根除治疗效果尚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提示,老年人胃肠蠕动清除功能下降,肠道菌群老化,机体消化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在选用经典三联或四联 H. pylori 治疗后,其肠道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的优势生长(并呈多重耐药)较年轻人更为明显,从而导致老年人 H. pylori 根除率明显下降10。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根除治疗效果与年轻人无显著差别。
另外,老年人群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或长期服用NSAID。因此,在进行Hp根除治疗前,应进行审慎的风险获益评估,并根据患者既往服用药物情况、生理特点、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选择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12。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明确治疗效果与依从性的重要意义。
三、家庭Hp感染的防控和管理
【陈述9】“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是阻断Hp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
【陈述10】对Hp感染的家庭成员进行共同治疗,有助于减少根除后的再感染。
【陈述11】对胃癌或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应对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Hp筛查。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及对Hp感染危害认识水平的不同,目前推荐两种策略: ①“检测和治疗”:该策略是针对未经调查、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年轻(年龄<60岁)患者,在低Hp 感染率地区具有成本效益,但不适用于有报警症状或年龄较大(≥60岁)的患者。②“筛查和治疗”:该策略适用于Hp感染率较高的地区,或有胃癌家族史、有报警症状且生活在胃癌流行地区的患者1。但随着新研究结果的出现,以上两种策略对于Hp的防控稍显不足。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由于生活习惯相似、共用生活器具、密切接触等原因可能导致Hp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这也是部分患者Hp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国内外已有小规模研究显示,Hp感染的家庭共同治疗可有效切断Hp在成员间传播,并降低复发率和提高治愈率。
正如研究结果提示,防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感染的发生,还能够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治愈率。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可以作为阻断Hp感染和传播的第3种补充策略(图1)。
图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和管理策略
胃癌患者的家属是胃癌的高风险人群,应对其进行Hp检测,并对Hp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对于家庭中出现胃黏膜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患者,也应明确其Hp感染情况,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1。
“以家庭为单位根除Hp 感染”这一理念也反映在已有的国际共识中。如2018年《曼谷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陈述4指出,根除Hp 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应对胃癌患者的家属进行筛查和治疗12。2020年关于筛查和根除Hp预防胃癌的台北共识也推荐,在胃癌高发区进行大规模的Hp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陈述6~12),并建议将该措施纳入国民健康保险计划中13。
根除Hp可减缓炎症反应向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甚至上皮内瘤变发展的进程和降低胃癌发生率。即便进行Hp根除治疗时患者已进入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阶段,亦有较好的预防胃癌的作用(见上篇图2)。对已经手术的胃癌患者,也可减少异时癌的发生。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通常也有较高的Hp感染率,与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而也可能有较高的感染风险,应及时检测并对阳性患者考虑予以根除治疗。
【陈述12】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提出的治疗方案适用于家庭成员Hp的根除。
【陈述13】Hp首次治疗即根除的理念适用于家庭成员Hp感染的治疗。
随着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步升高,经验治疗的根除率呈下降趋势。首次根除失败容易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使再次治疗时的用药选择范围缩小,甚至引发继发耐药情况,进一步降低群体的根除率。如Hp根除治疗常用的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也用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因此人群中感染的Hp 常存在原发耐药。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根除 Hp 治疗失败则易产生继发耐药。因此,应尽可能在首次治疗时即成功根除Hp。
根除 Hp 可分为经验治疗和基于药敏结果的治疗,我国临床以前者为主。经验治疗的前提是了解当地的 Hp 耐药性。而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 Hp 耐药率监测资料。因为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目前仅有前三种药物的监测数据14。
鉴于我国目前的高耐药现状,除非有铋剂禁忌,我国根除Hp的经验治疗方案推荐尽可能应用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7种四联根除方案(PPI+铋剂+2种抗生素)(见图2),疗程为10或14d。
而经验性治疗方案的选择也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方案治愈率、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耐药性、服药的简便性、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等多种因素,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图2 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四联根除方案
【陈述14】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适用于家庭成员的Hp 检测。
非侵入性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适用于家庭成员的Hp检测,被国内外多部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1-3,需根据其特点和优势选用。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准确性和特异度相对较高、操作方便、不受Hp在胃内斑片状分布影响,但当检测值接近临界值时需谨慎判断结果,且易受到临床药物使用的影响,如检测前使用过抗生素、PPI、某些中药等,胃内残留食物、胃部分切除术后、胃出血、胃肿瘤、胃黏膜严重萎缩或胃黏膜Hp菌量少也会干扰检测结果,可能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而血清抗体和粪便抗原检测则不受以上因素影响。
血清抗体检测包括Hp抗体和Hp抗体分型检测,已经在国内广泛开展。对于Hp根除治疗后的患者,由于血清抗体长期存在,无法确认现症感染和用于随访,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因此,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有效检测家庭成员的Hp感染。
【陈述15】从公众和社区层面预防Hp 感染的措施应当包括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防控。
【陈述16】在尚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预防新生的Hp 感染和根除家庭成员已存在的感染均是较为有效的感染防控策略。
因家庭传播是Hp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图3)也成为可行的控制Hp感染的策略。对感染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治疗和随访,有望阻断Hp的传播链并防止根除后再感染,但其大规模人群治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另外,在公众和社区层面预防Hp感染应当包括基于家庭Hp感染防控的内容,以减少传染源,提高公众对Hp感染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最终达到减轻Hp感染相关疾病和胃癌负担的目的。
图3 家庭Hp感染的防控和管理策
有关Hp疫苗的开发,目前仍处于实验室和临床研发阶段,短期内尚无法应用于临床。因此,国内外Hp感染的防控现阶段仍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和预防复发。在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之前,预防家庭中新生的Hp感染和根除家庭成员已存在的感染同等重要,两者均是较为有效的Hp感染防控策略。
总结
我国首部居民家庭Hp感染防控和管理的共识和意见进一步对我国居民家庭Hp感染和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建议,期待从根源上防控Hp感染、预防胃癌的发生、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但Hp的“全家庭感染防控理念”从提出到达成共识仅短短数年,尚有待在今后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参考文献
10. 伍银桥.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 16(6): 418-421.
11. Nguyen CT, et al.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special patient populations, Pharmacotherapy. 2019. 39(10):1012-1022.
12. Mahachai V,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management in ASEAN: the Bangkok consensus report.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33(1):37-56.
13. Lious JM, et al. Screening and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for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the Taipei global consensus. Gut. 2020. 69(12): 2093-2112.
14. 刘文忠. 《筛查与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台北全球共识》解读. 胃肠病学. 2020. 25(9):544-551.
1665
收藏
热点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