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获美国NCCN指南I类优先推荐


2022-09-10 00:26:58 来源:好医生 12723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指南2023年第一版于近期进行了重磅更新。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此次指南更新中提升至一线无del(17p)/TP53突变“I类优先”,力压第一代BTK抑制剂,获得国际指南最高级别推荐。此次更新标志着泽布替尼确立了其在CLL/SLL中的一线治疗地位与全方位全球引领,再次印证其获得中外指南一致认可和最高级别推荐,充分展示了泽布替尼以临床价值和品质获得国际认可的巨大实力。

同类最优,循证医学为据革新指南

作为我国肿瘤诊疗的主要参考指南之一,NCCN指南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以专家共识为驱动,是国际公认的肿瘤界临床实践规范“金标准”。而每年指南的更新纳入了最新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前沿的治疗手段,展现了国际前沿治疗格局,确保了患者获益于国际领先的治疗方案。

安全性成为此次NCCN指南推荐CLL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在多项国际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泽布替尼以出色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实现全方位全球引领,获得NCCN指南最高级别推荐,将优化CLL/SLL全球患者的一线治疗。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由于安全性问题,在一线和二线CLL治疗推荐中被转移到“其他推荐”,且需要在伊布替尼使用前严格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曾轰动一时,被称为“让化疗成为历史的重磅新药”。而泽布替尼立项于2012年,当时伊布替尼已经进入临床3期。在百济神州,有条一直坚定不移的信仰——做项目一定要找出差异化,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一款后来的药,泽布替尼设计之初就是要解决伊布替尼的选择性问题和靶点抑制不完全的问题,最终目标就是要为患者带来兼具更好治疗效果和更佳安全性的创新药物。

随着一连串重磅数据披露,泽布替尼带着更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后来居上,多个头对头研究数据支持证实其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全面超越第一代BTK抑制剂。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权威指南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双重推荐促使泽布替尼成为CLL/SLL治疗的金标准。NCCN指南本次更新,或将改写BTK抑制剂市场格局。可以说,泽布替尼不仅是指南最优,亦是国际认可、具备同类最优潜质的绩优生。

长期主义铸就的全球创新药

泽布替尼的脚步从未停止,更高的可能性正在被书写。

2022年7月26日,泽布替尼被纳入享有医药界诺贝尔奖的美誉的盖伦奖(Prix Galien USA Awards)“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候选名单。这不过是泽布替尼的最新奖状。早在出道之时,泽布替尼就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评的四张“通行证”:“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认定”、“优先审评”、“加速批准”。无独有偶,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将泽布替尼纳入突破性疗法。

各国监管部门的权威认定之外,泽布替尼还通过了另一道窄门。作为支持指南更新的关键研究SEQUOIA 研究,其中期分析数据全文发表于顶级国际期刊《柳叶刀·肿瘤学》 (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并获得实时影响因子54.433的高分,就此,泽布替尼摘得最高国际学术认可。

从立项至今已经十年,泽布替尼的巨大成功,绝不是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背后是百济神州“十年磨砺,终成一剑”的长期主义。

回望2012年,为差异化药物设计、最大化BTK靶点占有率,科学家们从最初合成的500多个化合物中,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修正,最终选定候选分子并将其编号为“BGB-3111”,这意味着它是百济神州成立以来,内部科学家团队做出的第3111个化合物。这一个代号既预言了之后一串的“第一”,更犹如一串惊叹号,为卓越临床效果和患者获益而迸发潜能。

面对当时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如何证明自己?百济神州以超乎寻常的自信与底气,毅然选择了靠“头对头”试验直接切入BTK抑制剂市场的主战场CLL/SLL,与NCCN指南中曾经占据一线治疗I类推荐的伊布替尼短兵相接,论证了泽布替尼潜在“同类最优”的治疗效果。泽布替尼通过创新优化分子结构,提高了靶点占有率,脱靶效应更小,带来了高效并且安全可靠的特性,显著降低了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心脏相关AE的风险。

为了让更多患者“Living Longer with BGB-3111”,泽布替尼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截至目前,泽布替尼在全球共有9项注册性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并先后在8个适应症中开展近35项泽布替尼单药或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治疗多种 B 细胞恶性肿瘤。泽布替尼全球开发项目已在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入组超过4,500例受试者。

泽布替尼基于产品差异性的突出临床价值在百济神州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得到进一步夯实,为此后全球化征途中种种成果埋下坚实基础。辽阔的全球舞台也给予了百济神州在整个研发过程当中对科学性、国际通用原则的良好适应和整体研发能力更多认可。归功于产品硬实力,泽布替尼的商业化效率不断提升。

截止2022年上半年,泽布替尼的商业化足迹已经踏遍全球50个国家或地区,继2019年11月在美国取得全球首次批准后,陆续在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瑞士在内的50多个市场获得20多项适应症的批准。

作为治疗B细胞淋巴瘤、炎症和自身免疫等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BTK抑制剂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

包括泽布替尼,全球已有5款BTK抑制剂获批,包括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替拉鲁替尼、奥布替尼,基本布局在血液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后续的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泽布替尼的CLL/SLL适应症有望于2023年1月获得FDA批准,并依靠在全球3期头对头试验中证实的“同类最优”的治疗潜力和目前国际指南最高级别的推荐,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行之渐进,创新药企的未来式

泽布替尼只是开始,百济神州的产品管线内还有多个潜在的成为“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项目,预计2024年开始每年将有10+项IND申请。从2017年开始,百济神州开始向First-in-class发力,逐渐增加FIC立项比例,比如目前正在临床阶段的HPK1抑制剂BGB-15025。2021年5月,BGB-15025胶囊临床申请正式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实体瘤,标志着百济神州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自主研发潜在FI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相比于国内药企经常谈及的“向国际化转型”,国际化早在百济神州的基因中写就。生而全球,百济神州创立之初就以全球市场的标准和要求来打造全球化新药研发体系,前瞻性地建立了领先的全球布局与关键内外部能力。

百济神州已经建立了一支超过3,400人的立足于科学的商业化团队,致力于把高品质创新药带给更多有望从中获益的患者。随着本次指南的更新为CLL/SLL临床治疗带来指导意义,产品质量和商业流通效率的双向赋能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泽布替尼下一阶段的成功。

除全球商业化团队,百济神州自主建立了肿瘤领域最大规模的全球研发团队。目前已超过3,300人且仍在不断壮大中,凭借独立自主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构建起大规模、全球性的内部独立临床开发能力,开展的100多项临床项目中超过60%为全球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在超过 45个国家和地区执行超过100项计划中或正进行的临床试验,总入组受试者超过16,000人。

目前,百济神州的管线布局已经覆盖了世界上超过80%的癌症类型,在血液肿瘤、免疫肿瘤等领域已完成系统性布局,同时还将进一步向非肿瘤领域拓展,包括免疫学/炎症领域。供应链布局方面,百济神州分别在中国苏州、广州和美国新泽西州霍普韦尔建设了生产基地以满足药品的全球商业化和临床试验供应需求。

成长为全球跨国药企是大多数创新药企的梦想,却也只有极少数创新药企能够最终跨越药物研发创新和转化间的“死亡峡谷”,扛过商业化的考验转型成功。全产业链能力齐备,全覆盖肿瘤领域多机制药物,百济神州以源头创新的重磅BIC产品为驱动,以大规模、全球多区域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能力为牵引,商业化效率护航的国际化道路日趋成熟。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随着百济神州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发成果及商业化布局的持续兑现,其将进一步领跑生物科技领域的国际市场布局,夯实并提升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创新药企如何发展壮大成为全球跨国药企?这是一条大浪淘沙、九死一生的道路。百济神州或许已经趟出破局之道。

注:本文由百济神州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1122

收藏

热点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