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由拜耳公司研发的α粒子靶向治疗药物——镭-223(多菲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伴有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以“镭”霆出击之势,为CRPC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选择
为使新药物更好应用于临床,促进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学术交流,推动疾病诊疗进程, 现将上海市同济医院陈淑珍教授的学术观点发布,以示读者。
陈淑珍教授以春分这一节气开启话题,“春”是开端也是希望,春雨贵如油,达罗他胺和镭-223的上市像一场“及时雨”,给前列腺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场会议泌尿外科、核医学科和药学的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前列腺的治疗。我们希望本次上市的两个药物可以改变前列腺癌治疗标准,开创前列腺癌治疗新时代,构建CRPC治疗新格局。
陈教授介绍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需综合全身抗肿瘤治疗、局部治疗和对症治疗,在治疗前列腺癌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骨转移的治疗。对于转移灶少、mHSPC的患者,去势治疗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肿瘤负荷较大、mCRPC的患者,在去势治疗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可增加靶向治疗药物,并结合最新进展进行治疗。局部治疗方面,应预防骨转移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开展相应的手术治疗或放疗。对症治疗包括疼痛管理和以钙剂、维生素D为主的骨营养支持。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止痛药,如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可选择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则需使用类似吗啡、芬太尼等药物控制症状。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如锶-89,通过发射β射线暂时缓解疼痛症状,但对肿瘤缺乏抑制作用,且无法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由此可见,对于症状明显的mCRPC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对内分泌去势治疗的反应情况,可将晚期前列腺癌分为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SPC)和CRPC。去势治疗是mHSPC患者的基础治疗手段,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去势治疗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如雄激素受体阻断剂阿帕他胺、恩杂鲁胺,雄激素合成抑制剂阿比特龙可为高瘤负荷mHSP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mCRPC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既往治疗手段有限,传统的多西他赛化疗疗效不甚理想,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应用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但是,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患者以股骨头转移为主要临床表现,此时患者的疼痛症状较为明显,镭-223在我国获批上市,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带来了有效性、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三重获益。
当前,多学科协作(MDT)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标准模式,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应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总生存和预防并发症三方面考量。首先,由泌尿外科、内科综合评估患者的一般状态和疾病现状,制定全身治疗决策。第二,对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严重危害健康的骨转移,如脊柱转移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时,需协同骨科共同商议,加强骨骼的稳定性,预防脊髓压迫导致截瘫等并发症。第三,针对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积极治疗,如广泛骨转移,疼痛症状明显时,可使用镭-223或外放射治疗;与此同时需加强骨骼管理,如应用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治疗。
由此可见,只有综合多学科的力量,因人施治,才能实现延长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目标。
本文由李代蓉 马宽生 夏锋审校
169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