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认为,胃肠运功功能障碍、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均参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FD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多数FD患儿可发生腹泻,且FD与腹泻可相互作用,进一步推动原有疾病的发展,影响治疗。从机制上看,FD增加脑肠轴调节障碍风险,抑制消化道运动,促使结肠运动亢进,从而引发腹泻症状。有研究结果提示 FD合并腹泻患儿多伴随腹痛和恶心等症状,影响患儿合并腹泻的因素如下。
1. 有禁食史
FD 儿童因呕吐需要禁食,而禁食期间患儿肠道运行功能降低,导致肠道缺少食物刺激,致使肠内黏膜层绒毛高度降低及绒毛细胞数量减少,伴随肠黏膜萎缩,进一步加重肠道功能的受损程度,继而引发腹泻。此外,禁食时间越长,机体肠黏膜萎缩程度越重,进一步加重肠道吸收障碍,导致机体在恢复正常饮食时发生腹泻。
临床建议:对于FD患儿,临床应在患儿接受治疗前详细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是否有禁食史,尤其是禁食时间应受到重视,对于禁食时间较长的患儿,应指导患儿由少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慢慢开始恢复至正常饮食,使患儿的肠道蠕动恢复在正常范围内,再展开治疗,并密切关注 FD 患儿的病情变化,继而降低腹泻的发生风险。
2. 有应用钾制剂史
作为高渗性溶液,钾制剂的使用可导致大量的水电解质进入肠腔,致使肠腔内的水电解质超过肠道吸收能力,进而引发腹泻。同时,钾制剂已被证实对胃肠道具有超强刺激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功能薄弱的患儿对钾制剂更不耐受。
临床建议:故对于有应用钾制剂史的FD患儿,特别是因大量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失衡需应用钾制剂治疗的 FD 患儿,应指导患儿家属用温水稀释,并在餐后为患儿服用钾制剂,切忌空腹服用;同时,在应用钾制剂治疗时,应注意钾制剂的配制溶解,降低因钾制剂溶解不充分导致FD患儿高渗性腹泻的发生风险增加。
3. 有应用抗精神药物史
FD 的发生和发展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心理应激可导致机体内分泌发生紊乱,消化系统作为最敏感的疾病系统,极易受情绪状态及外界刺激后发生病理性改变。临床上对伴有心理应激障碍的FD患儿常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但抗精神药物可对机体白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减弱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患儿感染风险,进一步增加腹泻的发生概率。
临床建议:密切关注FD患儿的心理状态,并指导有心理应激障碍倾向的患儿家属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增加与患儿的沟通次数,保持患儿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减少腹泻的发生。
4. 双歧杆菌异常、乳杆菌异常
肠道内菌群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双歧杆菌属作为一种益生菌,对核因子κB通路具有调节作用,进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减轻胃肠道黏膜受损程度。此外,有研究显示,双歧杆菌属还能够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脂多糖水平,进而减轻胃肠道内炎症反应,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的目的。乳杆菌需要大量氧分子进行相关代谢活动,且在代谢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过氧化氢、超氧化物,对机体组织具有损伤作用,增加肝脏组织受损程度,进而加重胃肠道黏膜受损程度,继而增加腹泻风险。
临床建议:医护人员在重视疾病治疗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制定合理、准确的干预计划,如积极补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或通过肠道水疗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肠道菌群失衡情况出现,减少腹泻的发生。
5. 5-HT过表达
作为一种与胃肠道活动密切相关的脑肠肽物质,研究表明,5-HT可通过结合肠道内相关受体提高胃肠道敏感性,加速机体胃肠道蠕动速度,进而引发腹泻。
临床建议:应在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儿体内5-HT表达情况,并对5-HT异常过表达的患儿积极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如控制患儿自主神经失调、控制躁动、使用蒙脱石散及5-HT2A拮抗剂,必要时采用中药辅助治疗,降低腹泻发生风险。
一般治疗建议
除了避免以上增加腹泻风险的因素,FD患儿也应避免引起症状加重的食物(如含咖啡因、辛辣、多脂肪的食物) 和非甾体抗炎药及相关的心理因素。对以疼痛为主的患者,可用组胺受体拮抗剂或PPI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疗效优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西咪替丁。 低剂量 的三环类抗抑郁治疗药物,如阿米替林和丙咪嗪通常用于难治性病例。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可用于恶心、腹胀和早饱患儿。
儿童FD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很多,临床实践中,在避免引发一般症状的前提下也应重视伴有上述腹泻风险因素 FD 儿童的早期干预,可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忠清.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38(5): 105-107.
2. Marc A, et al.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V标准. 中华儿科杂志. 2017.55(1):1-14.
3. 刘亚平.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1): 141-144.
4. 江米足.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33(7): 486-490.
166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