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基础的以及各种原因刺激导致的胃酸分泌,起效快,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是目前临床治疗和预防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然而伴随着PPI的长期大量应用,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本文基于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或指导原则,全面阐释PPI合理使用、优化建议、药学规范。
不同PPI临床使用存在差异
PPI核心结构是吡啶甲基磺酰胺苯并咪唑衍生物,不同的PPI取代基团不同,酶结合部位不同,从而导致药物的部分性质发生改变,因此临床使用范围和剂量也不同(表1-3)。目前国内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普拉唑。
PPI在常见消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建议
1、消化性溃疡
通常口服常规剂量PPI,每日1次,胃溃疡用药疗程6~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4~6周。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和巨大溃疡的患者,建议适当延长疗程。
2、胃食管反流病
(1)常规治疗
诊断性试验(PPI test):推荐使用常规剂量的PPI,一日2次,疗程1~2周。
初始治疗:推荐使用常规剂量PPI,疗程8周;
维持治疗:推荐原剂量或剂量减半维持治疗,每日1次,长期使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及轻度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LA-A和LA-B级)患者可采用按需治疗,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难治性GERD的治疗
常规剂量PPI治疗效果不佳,可增加PPI的剂量(将用药频次增至每日2次),或换用另一 种PPI,同时短期睡前联合使用 H2受体阻断药(H2RA)以提高疗效。
3、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1)内镜检查前:对于等待做内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尽可能早期应用PPI,建议在内镜诊疗前静脉注射大剂量PPI,如奥美拉唑80mg,再持续静脉输注(8mg/h)至内镜检查开始。
(2)内镜止血治疗后
对于内镜止血治疗后的高危(Forrest分级Ia~IIb的溃疡、内镜止血困难或内镜止血 效果不确定者、合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NSAIDs)患者:内镜诊疗后应用大剂量PPI可以降低高危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
① 推荐大剂量静脉注射PPI方案,并可适当延长大剂量PPI疗程,然后改为常规剂量PPI静脉输注,每日2次,3~5d,此后口服常规剂量PPI至溃疡愈合。
② 对于病情允许且能耐受口服药物的患者,推荐大剂量口服PPI方案:如艾司奥美拉唑40mg/L次,每日2次(或换算成其他PPI的等效剂量),至少3d,待病情稳定后改成常规剂量。
对于内镜止血治疗后的低危(Forrest分级IIc~III)患者:建议常规剂量PPI治疗,并根据随访调整用药。
4、卓-艾综合征
PPI是控制ZES患者胃酸分泌过多症状的首选药物,建议使用高剂量PPI,如奥美拉唑60mg/d;一般每日给药1次;LA-C或LA-D级食管炎,Blllroth II式胃大部切除或具有未治疗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MEN-1等的ZES患者需要增加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每日2次甚至3次。
5、与抗菌药物等联合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Hp)
在根除Hp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其中PPI使用常规剂量,每日2次,疗程14d;如果能够证实当地铋四联疗法10d疗程的根除率接近或达到90%,则可选择铋四联疗法10d疗程。PPI早晚餐前服用,抗菌药物餐后服用
6、慢性胃炎
有黏膜糜烂和(或)酸相关症状者,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PPI,推荐常规剂量PPI,每日1次,疗程4~6周。
PPI的预防性应用及建议
1、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对于应激性溃疡高危人群,应在危险因素出现后静脉注射或滴注常规剂量PPI,当患者病情稳定可耐受足够的肠内营养或已进食、临床症状开始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后可改为口服或 逐渐停药。
2、药物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及溃疡的预防
对于预防NSAIDs和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胃肠黏膜损伤及溃疡,推荐可按常规剂量的PPI给药,每日1次。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EMR后迟发出血的预防
预防ESD/EMR后迟发出血和促进人工溃疡愈合:建议从手术当天起静脉应用常规剂量PPI,每天2次,2~3d后改为口服常规剂量PPI,每天1次,疗程4~8周。对于ESD/EMR术后的高危患者,也可使用80mg静脉注射,8mg/h持续输注共72h的方案,伴有术后迟发出血风险及人工溃疡延迟愈合高危因素(切除标本长径>40mm、术中反复电凝止血、凝血功能异常、糖尿病等)的患者,可酌情增加PPI用量、延长疗程或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并定期随访,调整用药。
4、肿瘤化疗致胃黏膜损伤的预防
不推荐在化疗期间常规使用 PPI预防胃黏膜损伤;肿瘤患者使用存在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时,如果伴有胃部不适,可在止吐方案中短程应用PPI对症处理至化疗结束。
PPI的药学优化使用
PPI首选口服给药,口服疗法不适用时考虑静脉给予。口服给药中,口腔崩解剂型和多单位 微囊系统可用于吞咽困难或鼻胃管患者,而普通肠溶、缓释片剂或胶囊不可咀嚼或压碎,只可整片(粒)吞服。而静脉用PPI给药时应严格参照说明书,严格甄别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制剂,不得混用。
针对口服PPI的服用方法:1日1次的给药方案时,一般建议在早餐(每日第1次进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服用。
总结
目前,PPI广泛用于消化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性用药,在临床中不乏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本文通过梳理多种PPI常见场景,建议临床明确用药指征人群,规范用药剂量和疗程,进一步保证PPI的合理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40(21): 2195-2213.
2. Savarino V, et al. Comparison of 24-h control of gastric acidity by three different dosage of pantoprazole in patient with duodenal ulcer, Aliment Pharmacol Ther. 1998. 12(12):1241-1247.
1231
收藏
热点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