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由中国日报社主办的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际机构、企业、高校、智库等领域的代表先后发表精彩演讲,分享同中国共成长的经历和体会,表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默克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默克中国总裁何慕麒(Marc Horn)当天发表主旨演讲,他结合自己在中国的三段工作经历,谈及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并从文化层面分析了中国何以在创新发展中抓住机遇,成为世界上创新领先的国家之一,同时探讨了发明与创新的协同性。他认为,合作对于实现发明与创新至关重要。
Marc Horn表示,中国适应力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协作文化则促进了创新和进步,而且中国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用户为中心,真正地将客户作为焦点,基于消费者需求来转化发明,敢于冒险,勇于试验,鼓励寻求创新的想法。而且中国具备强大的规模效应,可以使创新被迅速推广和应用。
哲学家王阳明谈到“知行合一”,即将知识付诸行动。这是中国非常强大的地方,即专注于把好的想法变成现实。然而,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领先者的秘诀不仅于此,我们更需要关注其文化背后所蕴藏的关系效应,其次是转化速度和合作平台。
社会学家费孝通写了一本书《乡土中国》,谈论了中国社会的亲缘关系,这本书帮助我了解中国的关系社会是如何运行的。书中他认为中国文化及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中,兼具流动性和适应性,能够针对不同场景非常务实地调整,这对创新非常重要,也是中国的一个优势所在。
中国为创新生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多平台,例如进博会,将全球的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包括客户、制造商、政府、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等。在今年的进博会,我再次见证了中国的魔力,各行各业及价值链上下游的参与者相互合作。作为一家根植中国的科技公司,默克非常珍惜进博会这样的全球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生命科学、医药健康和电子科技三大业务的本土伙伴拓展合作,协同发展。
我们经常把创新和发明混为一谈。发明是我们在产品、流程、供应层面实现突破,扩展人类的知识和能力。而创新则是将发明转化以适应市场需求。让我用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的案例来讲讲创新和发明如何相互配合。首先我们要找到高性能材料来帮助提升芯片性能,这就是创新,它能帮助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然后我们再通过人工智能来发现下一个新材料,而这些新材料又能帮助我们实现下一个发明和创新,这就形成了一个神奇的良性循环,发明和创新就这样相互作用着实现科技进步。
默克的愿景“点燃创新火花,提升人类福祉”,前半句指向发明与创新,后半句则赋予我们提升人类福祉的使命感与热情。这也正是我们在350多年的发展中所始终秉承的精神。默克既能为中国正在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做出贡献,也能从中受益,与中国共同成长。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我看来,它完美体现了中国倡导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展现了默克对创新与合作的态度。
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