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果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生、护士是奋勇杀敌的白衣战士,那么药学部门就是输送弹药的“军火库”。
文/李芙蓉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发展,医生、药师、护士等所有医务人员为抗疫奋战,风雨兼程。
其中,医院药学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疫”期间,医院药学人员要第一时间处理各环节问题,确保医院药品供应顺畅,要主动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建议及用药咨询服务,组织制定如《退热药品管理制度》、《疫情用药处方审核要点》、《退热药品目录》等相关登记表。同时,严格处方审核工作,从药学源头把控疫情。
临床药师则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一定医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在疫情之下,临床药师堪称患者安全用药的“守门员”,是医生合理用药的“高参”。
“前方打胜仗,后方有保障”,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药学人员与一线医护人员目标一致、使命相同。保障药品供应,研究药物疗效,避免药物滥用......药学人员时刻在“战斗”。
如今,国内疫情态势稳定。那么,这一年多来,新冠疫情给医院药学带来了哪些影响?给临床合理用药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好医生网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主任药师刘治军,探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药学的现状及发展等问题。
新冠疫情在武汉肆虐的时候,抢口罩、囤药品,大众深陷焦虑不能自拔,各类药物借势登场。其中,抗感染药物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那么,新冠疫情的突袭,对抗感染药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临床是否能够合理用药?普通群众该如何正确认识抗感染药物?
对此,刘治军药师称,众所周知,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指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因此,新冠肺炎理论上应用抗感染药物中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年多来,经过国内外诸多临床试验证明,目前,能够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并不是很多。另外,由于很多抗病毒药物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并没有大量增加抗病毒药物的用量。
同时,由于我国大众遵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引,重视个人防护,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使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年度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
因此,从总的趋势来看,新冠疫情的到来,使大众认识到,并非“是药可治百病”,并非“预防感染就要抗菌”。而实际工作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逐步规范用药、合理用药,逐渐避免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滥用。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目前还没有能直接杀灭的药物。但是,没有特效药不等于没有治疗方法。一年多来,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中药防治等治疗方法都被用于临床。然而,药物治疗会引起不良反应。从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来看,抗感染药报告数量占比连续9年下降,但肿瘤用药报告增加,严重报告占比更是居首位。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刘治军药师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率的下降是由于抗感染药物总用量的持续下降。近20年来,国家致力于加强抗感染药物管控,极力减少药物滥用,如:严格规定社会药店抗菌药物凭处方购买,医疗机构抗感染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包括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规定不同级别的医生的处方权限。总的来说,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管控,导致药物滥用减少,从而使不良反应减少。
其次,行业协会(如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加强对临床医生、药师、微生物学等专业人员的相关培训,规范疾病的诊断治疗,提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水平,也大大降低了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最后,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高企,是由于肿瘤患者对此类药物毒副作用的容忍度高。一般来说,如果一种抗肿瘤药物能够很好地抑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出现如脱发,严重腹泻、皮炎等不良反应通常会被接受。
肿瘤药物作用的细胞往往是快速增殖的细胞,如肠道黏膜细胞、生殖细胞等,细胞增生和分裂越活跃,受到的影响越大。近年来,肿瘤药物正在井喷式发展,如大量靶向治疗药物被批上市、纳入医保后,这类药物的使用率增加,使得不良反应总体升高。
疫情防控下,随着DRG时代的到来,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医院药学服务,应强调构建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合理用药体系。
刘治军药师称,DRG支付改革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控制药费占比。在“药品零加成”的公立医院改革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药师在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在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节约医疗资源。
建立合理的用药体系,制定药学的临床路径,实现临床用药精细化的专科管理,优化药品目录;建立“院内+科内”用药联动管理模式等,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药品费用,保障患者健康权益的目标。
总之,通过合理用药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保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合理药品费用的目的,同时助力DRG支付改革的顺利实施,体现药师的专业价值。
专家简介
255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