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企业国采中选资格被取消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取消山西某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帕拉米韦注射液的集中采购中选资格,并将该公司及其受托生产企业山西某制药有限公司列入违规名单。因药监部门发现该药品不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对其暂停生产。该药品自获批以来尚未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自2025年4月8日起,两家公司在18个月内不得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作为主供企业的省份将启动备供企业替补程序,保障药品供应。(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
好医生点评
这起事件背后,是国家集采制度对药品质量和企业责任的双重压力。企业试图通过低价拿下市场,却忽视了质量底线,最终为此付出代价。这不仅表明低价中标并非相关部门对企业的唯一考量,履约能力和产品质量同样是严格审视的关键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低价中标不应成为牺牲质量的借口,尤其对于B证企业而言,“光脚不怕穿鞋”的博弈思维已难以为继(财联社,2016)。从少数中选药企的相继出局可以看出,中选不是终点,而是一场长期考验的开始。
>> 某医院附近小吃店提供胎盘加工服务,市场监管部门回应
好医生点评
此前就有医院藏匿胎盘的新闻引发讨论,胎盘究竟该如何处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新京报,2025)。此次饭店加工胎盘,更是将这一灰色链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了社会层面。按照现行法规,胎盘虽归产妇所有,但其流向受到严格限制。产妇放弃或捐赠后,医疗机构方可依法处理,且不得转让、买卖。一旦涉及传染病风险,胎盘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这不仅关乎个人健康选择,更触及公共卫生安全的底线。
>>35岁医生两台手术间隔休息时去世
图源: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
讣告中提到,陈喆生于1989年8月,2012年10月进入医疗行业。他为人谦和正直、积极进取,医术精湛,待人诚恳,工作中勤勉尽责、甘于奉献。
据工作人员透露,陈喆医生在医院工作已逾12年,深受同事与患者信赖。事发当天,他刚完成一台手术,休息期间准备投入第二台手术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最终抢救无效离世。(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
好医生点评
陈喆医生的突然离世,再次引发公众对医生工作强度的关注。他年仅35岁,刚完成一台手术,短暂休息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无效,倒在了自己日夜坚守的岗位上。这样的悲剧并非孤例。就在不久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主治医师朱礼也因突发病情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3岁(澎湃新闻,2025)。再往前追溯,2016年,安徽广德县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杜勇在接到急诊电话后连夜返岗,髋关节复位手术完成后猝然倒地,同样终年35岁(环球网,2016)。
他们倒下的背后,是一种早已被习以为常的高强度、高压力的医疗现实(华声湘播,2024)。医生不是铁人,也不是牺牲的代名词。除了悼念与缅怀,一个更沉重的问题无法回避:谁来守护医生的生命质量?
>>我国首例!治疗晚期乳腺癌又有新方案
4月8日,中国首个177Lu-NeoB(177Lu即:镥-177)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用药,标志着该领域治疗探索取得重要进展。
37岁的患者王女士接受注射的放射性药物177Lu-NeoB被称为“智能核弹”,可精准聚集于肿瘤及其转移灶,释放高能β射线杀灭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此次试验由乳腺外科吴炅教授与核医学科宋少莉教授团队联合开展,为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带来新希望。治疗前需通过68Ga-NeoB显像筛选,确保疗效与安全性。(中国新闻网)
好医生点评
晚期乳腺癌治疗长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疗效耐药、副作用控制困难,以及特定亚型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曲妥珠单抗等靶向治疗后,仍可能出现耐药现象,影响疗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此外,三阴性乳腺癌(TNBC)由于缺乏特异性靶点,传统治疗效果有限,预后较差(科学网,2023)。在此背景下,177Lu-NeoB临床试验有望突破传统治疗局限,为耐药患者和缺乏有效手段的乳腺癌亚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一卫健局长被查,8年前就被举报生活奢靡腐朽
近日,据“怀化廉政”官网通报:湖南省某县卫生健康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欧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该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了解,欧某曾任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主持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及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县人民医院以及一镇一乡的卫生计生工作。
据红网《百姓呼声》网站消息,早在8年前就有接到该局长的相关举报。欧某曾多次被举报“以权谋私、作风问题、插手工程和药品设备采购、违规经商等问题”。(清廉怀化;百姓呼声)
好医生点评
近年来,湖南在医疗反腐领域持续发力,湖南省纪委监委去年底通报的多起医药领域腐败案件,揭示了医疗系统内在药品、器械采购等环节存在的权力寻租问题(三湘风纪网,2024)。这些案件反映出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干预采购流程,牟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在医药反腐力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一些原本“躲得过去”的人,开始被拉回审查视线。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腐败行为将越来越难以藏匿。
Editor 编辑 好医生-金阳阳 Reference 参考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及撰写,转载请联系授权 Designer 设计 好医生-金阳阳 Reviewer 审核 好医生-周雪雪
5209
收藏